![]() 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包括第一蓄热室以及第二蓄热室,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分别设置有一组陶瓷蓄热体,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顶部设置有热侧进气管和冷侧出气管,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热侧出气管和冷侧进气管,热侧进气管设置有第一热侧进口和第二热侧进口,热侧进气管通过第一热侧进口与第一蓄热室相连接,热侧进气管通过第二热侧进口与第二蓄热室相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高温废气的热量进行储存,并用同步用于对待燃烧气体的增温,以解决现有的废气燃烧处理过程中对于能源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3488U 申请号:CN202120463761.6U 申请日:2021-03-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徐顺秒;聂瑞敏;陈夏辉;杨露霞 申请人:Hangzhou Bestway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8D21-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 [n0002]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废气,一些废气的温度很高,因此需要余热回收装置对废气的余热进行回收,同时一些废气需要进行燃烧处理以使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被消耗,实现对废气的处理后排放,但是现有的装置很难将高温气体的热量用于对待燃烧气体的增温,不能对能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且现有的设备能够对高温废气的余热进行利用,但是不方便将蓄热和增温同步进行,导致利用效率也较低。 [n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能够将高温废气的热量进行储存,并用同步用于对待燃烧气体的增温,以解决现有的废气燃烧处理过程中对于能源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包括第一蓄热室以及第二蓄热室,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内分别设置有一组陶瓷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顶部设置有热侧进气管和冷侧出气管,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底部设置有热侧出气管和冷侧进气管。 [n0005] 进一步地,所述热侧进气管设置有第一热侧进口和第二热侧进口,所述热侧进气管通过第一热侧进口与第一蓄热室相连接,所述热侧进气管通过第二热侧进口与第二蓄热室相连接。 [n0006] 进一步地,所述冷侧出气管设置有第一冷侧出口和第二冷侧出口,所述冷侧出气管通过第一冷侧出口与第一蓄热室相连接,所述冷侧出气管通过第二冷侧出口与第二蓄热室相连接。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热侧出气管设置有第一热侧出口和第二热侧出口,所述热侧出气管通过第一热侧出口与第一蓄热室相连接,所述热侧出气管通过第二热侧出口与第二蓄热室相连接。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冷侧进气管设置有第一冷侧进口和第二冷侧进口,所述冷侧进气管通过第一冷侧进口与第一蓄热室相连接,所述冷侧进气管通过第二冷侧进口与第二蓄热室相连接。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热侧进口、第二热侧进口、第一冷侧出口、第二冷侧出口、第一热侧出口、第二热侧出口、第一冷侧进口以及第二冷侧进口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阀。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外部均设置有保温棉。 [n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该设计能够使蓄热和放热同步进行,以提高废气处理的持续性,提高处理效率; [n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热侧进口、第二热侧进口、第一冷侧出口、第二冷侧出口、第一热侧出口、第二热侧出口、第一冷侧进口以及第二冷侧进口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阀,该设计能够自由切换进气和出气的控制,以提高持续蓄热和放热的稳定性; [n001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蓄热室和第二蓄热室的外部设置保温棉,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保温的效果,减小能源的损耗。 [n0014]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第一蓄热室;2、第二蓄热室;3、保温棉;4、陶瓷蓄热体;5、热侧进气管;6、冷侧出气管;7、热侧出气管;8、冷侧进气管;9、切换阀;51、第一热侧进口;52、第二热侧进口;61、第一冷侧出口;62、第二冷侧出口;71、第一热侧出口;72、第二热侧出口;81、第一冷侧进口;82、第二冷侧进口。 [n0017]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n0018]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包括第一蓄热室1以及第二蓄热室2,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内分别设置有一组陶瓷蓄热体4,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的顶部设置有热侧进气管5和冷侧出气管6,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的底部设置有热侧出气管7和冷侧进气管8,通过热侧进气管5能将热气送入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内,通过冷侧出气管6能够将增温后的气体输出,通过热侧出气管7能够将换热后的热气排出,通过冷侧进气管8能够将需增温的气体输入。 [n0020] 热侧进气管5设置有第一热侧进口51和第二热侧进口52,热侧进气管5通过第一热侧进口5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热侧进气管5通过第二热侧进口5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第一热侧进口51用于向第一蓄热室1内供应高温废气,第二热侧进口52用于向第二蓄热室2内供应高温废气。 [n0021] 冷侧出气管6设置有第一冷侧出口61和第二冷侧出口62,冷侧出气管6通过第一冷侧出口6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冷侧出气管6通过第二冷侧出口6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第一冷侧出口61用于将第一蓄热室1内增温后的废气排出,第二冷侧出口62用于将第二蓄热室2内增温后的废气排出。 [n0022] 热侧出气管7设置有第一热侧出口71和第二热侧出口72,热侧出气管7通过第一热侧出口7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热侧出气管7通过第二热侧出口7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第一热侧出口71用于将第一蓄热室1内换热后的气体排出,第二热侧出口72用于将第二蓄热室2内换热后的气体排出。 [n0023] 冷侧进气管8设置有第一冷侧进口81和第二冷侧进口82,冷侧进气管8通过第一冷侧进口8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冷侧进气管8通过第二冷侧进口8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第一冷侧进口81用于向第一蓄热室1内供应待增温废气,第二冷侧进口82用于向第二蓄热室2内供应待增温废气。 [n0024] 第一热侧进口51、第二热侧进口52、第一冷侧出口61、第二冷侧出口62、第一热侧出口71、第二热侧出口72、第一冷侧进口81以及第二冷侧进口82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阀9,切换阀9用于控制切断。 [n0025] 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外部均设置有保温棉3,保温棉3能够提高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的保温效果。 [n0026] 工作原理:运作过程中,通过切换阀9进行控制,可先打开第一热侧进口51和第二热侧进口52处的切换阀9向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内供应高温气体,通过陶瓷蓄热体4进行换热使热量储存在陶瓷蓄热体4内,开启第一热侧出口71和第二热侧出口72将换热后的气体排出,之后可以在第一蓄热室1内蓄热时,开启第二冷侧进口82和第二冷侧出口62,使待增温气体在第二蓄热室2内增温,然后再通过切换阀9切换使第二蓄热室2内进行蓄热,第一蓄热室1内对待增温气体进行增温,实现持续增温蓄热,提高处理效率。 [n002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28]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包括第一蓄热室(1)以及第二蓄热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内分别设置有一组陶瓷蓄热体(4),所述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的顶部设置有热侧进气管(5)和冷侧出气管(6),所述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的底部设置有热侧出气管(7)和冷侧进气管(8)。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进气管(5)设置有第一热侧进口(51)和第二热侧进口(52),所述热侧进气管(5)通过第一热侧进口(5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所述热侧进气管(5)通过第二热侧进口(5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侧出气管(6)设置有第一冷侧出口(61)和第二冷侧出口(62),所述冷侧出气管(6)通过第一冷侧出口(6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所述冷侧出气管(6)通过第二冷侧出口(6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侧出气管(7)设置有第一热侧出口(71)和第二热侧出口(72),所述热侧出气管(7)通过第一热侧出口(7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所述热侧出气管(7)通过第二热侧出口(7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侧进气管(8)设置有第一冷侧进口(81)和第二冷侧进口(82),所述冷侧进气管(8)通过第一冷侧进口(81)与第一蓄热室(1)相连接,所述冷侧进气管(8)通过第二冷侧进口(82)与第二蓄热室(2)相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侧进口(51)、第二热侧进口(52)、第一冷侧出口(61)、第二冷侧出口(62)、第一热侧出口(71)、第二热侧出口(72)、第一冷侧进口(81)以及第二冷侧进口(82)上分别设置有一组切换阀(9)。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热室(1)和第二蓄热室(2)外部均设置有保温棉(3)。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456617B|2017-01-25|一种蓄热式燃烧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761392B|2012-02-08|集成化的多功能高效微型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4832922A|2015-08-12|一种蓄热式气体加热装置及方法 CN101915502A|2010-12-15|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油|反射炉氧气氛的方法 CN103615905B|2018-01-26|连续蓄热式工业炉余热利用系统 CN102721276B|2014-06-18|陶瓷窑炉节能改造系统 CN214333488U|2021-10-01|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 CN202793046U|2013-03-13|连续燃烧蓄热式工业炉 CN101430089B|2010-08-25|一种催化燃烧低温起燃装置 CN201034313Y|2008-03-12|一种空气、燃料双预热交换式燃烧炉 CN204739584U|2015-11-04|一种蓄热式气体加热装置 CN101881553A|2010-11-10|催化燃烧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101776392A|2010-07-14|一种带有烟气回流的蓄热式加热炉 CN201141595Y|2008-10-29|蜂窝蓄热燃烧型催化剂起燃装置 CN203615350U|2014-05-28|一种用于蓄热式废气处理设备的热管换热器 CN201672518U|2010-12-15|自蓄热式燃烧器 CN201973727U|2011-09-14|一种蓄热炉 CN108386851A|2018-08-10|具有吹扫管路的三室rto蓄热燃烧炉体 CN204678354U|2015-09-30|一种蓄热式高温氧化处理装置 CN209820172U|2019-12-20|一种蓄热式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02008151U|2011-10-12|用于燃烧机的废气循环系统 CN210662879U|2020-06-02|一种rto余热多级利用装置 CN213810663U|2021-07-27|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rto系统 CN202991264U|2013-06-12|一种稻谷烘干过程中的发电系统 CN211600738U|2020-09-29|一种rto蓄热式热氧化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63761.6U|CN214333488U|2021-03-04|2021-03-04|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CN202120463761.6U| CN214333488U|2021-03-04|2021-03-04|一种高温烟气换热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